【素材一】

埋名30载 铸就“深潜重器”

期次:第2074期       查看:168

黄旭华,1926 年出生,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 所原所长。他隐姓埋名几十年,为我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。在某次深潜试验中,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,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。

“核潜艇,一万年也要搞出来!”1959 年,毛泽东同志一声令下,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正式启动。彼时,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向我国施加核威慑,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——自己动手造。1958 年夏,黄旭华被调往北京,参加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论证与设计工作。整个核潜艇研制团队只有 29 人,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。当时,我国工业基础薄弱,国外技术对我国严密封锁,研制核潜艇的难度可想而知。“我们的办法叫骑驴找马。如果连驴也没有,那就迈开双腿先上路,绝不能等。”黄旭华回忆道,工作启动后,团队上下开始大海捞针 、遍寻线索,甚至“解剖”核潜艇玩具模型,研究核潜艇的内部结构。

在设备紧缺的情况下,黄旭华和同事只能用土办法,去解决尖端技术问题。他们用秤砣称设备,为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,黄旭华要求所有进艇设备、管线都要过秤,重量值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。之后,数以万计的设备重量被一一登记在案,这一工作持续了若干年。“斤斤计较”的土方法,让数千吨的核潜艇的 定 重 测 试 值 与 设 计 值 分 毫 不 差 。1970 年 12 月 26 日,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。“因为工作需要保密,整整30 年我都没回过家。离家时我才 30出头,再见亲人,已是 60 多岁的白发老人了。”黄旭华感慨道,自己并非不想回去,只是不想让组织为难,父亲和二哥病重时都没回去探望,这成了他永远的遗憾。

(摘自《科技日报》2019 年 9 月 30日,有删节)

【素材解读】

从 34 岁起,他就投身中国核潜艇研发事业,从此走上了报国图强之路。46 岁时,他参加设计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;64 岁时,他亲身登艇指挥极限深潜试验。他带领团队用“土办法”攻克技术难关,在中国核事业上描下重重的一笔。他心中装着国家,时刻想着人民,即使 95 岁高龄仍坚持工作。“老骥伏枥,壮心不已。”隐姓埋名,三十载青丝变白发,无怨无悔!

【适用话题】

爱国、拼搏、科研、舍弃、低调